停车场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区域的出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与人员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
停车场系统集感应式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会车提醒、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这些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和现场实际灵活删减或增加,形成不同规模与级别的豪华型、标准型、节约型停车场管理系统和车辆管制系统。
在地感线圈布线的时候,把地面切开一个深10厘米,2X0.8M或者2X1M的方形槽,四
个角切成45°的斜角,济南鸿海顺建议把地感线圈一圈圈的放进去,一般情况下放置5~6层,
线圈每一层之间是压紧,线圈内部不要有接头。地感线圈输出端双绞到道闸,并且距离
越短越好,要求少1米有20个双绞,接好之后再用干水泥把槽封住,如果能够有环氧是
好的;
线圈施工步骤:
①路面画线,根据检测对象,确定线圈尺寸,避免尖角损坏电缆绝缘;
②设置锯缝:深度一般为 50~80mm应保证槽内上层电缆距地面 30mm以上,槽宽一般为 4~8mm,应大于电缆直径,切割馈线走线槽,去掉槽内锐角,清理碎渣,检查槽底是否平整;
③整个电感线圈( 包括矩形线圈和馈线)的电缆应无接头,在槽内自下而上逐层排线,压紧,直至完成设计总匝数;
④馈线(从矩形线圈到检测器)须双绞后延伸至检测器,每米至少绞合20 次;
⑤线圈电缆必须每隔 20~30cm 用长 3cm 左右的塑料泡沫棒固定,这样可防止电缆在填缝时浮起;
⑥填缝:槽内缝隙须填实与道路成为一体,防止线圈在有车经过时发生颤动,对于水泥路面可用水泥、沥青或环氧树酯,而对于沥青路面只能用沥青作为填缝材料。
识别速度
识别速度决定了一个车牌识别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实时实际应用的要求。一个识别率很高的系统,如果需要几秒钟,甚至几分钟才能识别出结果,那么这个系统会因为满足不了实际应用中的实时要求而毫无实用意义。例如,在高速公路收费中车牌识别应用的作用之一是减少通行时间,速度是这一类应用里减少通行时间、避免车道堵车的有力**。
国际交通技术提出的识别速度是1秒以内,越快越好。
后台管理
一个车牌识别系统的后台管理体系,决定了这个车牌识别系统是否好用。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重要的一点是识别率达到是不可能的,因为照污损、模糊、遮挡,或者天气也许很糟(下雪﹑冰雹﹑大雾等等)。后台管理体系的功能应该包括:
1、识别结果和车辆图像数据的可靠存储,当多功能的系统操作使得网络出差错时能保护图像数据不会丢失,同时便于事后人工排查;
2、有效的自动比对和查询技术,被识别的照号码要同数据库中成千上万的号码自动比对和提示,如果照号码没有被正确读取时要采用模糊查询技术才能得出相对“”的比对结果;
3、一个好的车牌识别系统对于联网运行,还需要提供实时通信、网络安全、远程维护、动态数据交换、数据库自动更新、硬件参数设置、系统故障诊断。
随着技术的发展,停车场系统不断地在升级,其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的停车场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IC、ID、蓝牙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等。近两年来,从人们的一个体验上来说,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是车主受欢迎的一套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之一。
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如此的受欢迎,原因之一是加快了人们进出停车场的通行速度,由于它具有这一功能,目前,在各大小停车场中都被人们所利用。那么在选购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时,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其核心设备有哪些呢?
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和普通的停车场系统在组成上大致相同,但是,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对设备的要求会更高。
先,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识别率的问题,有的人从识别率的高低来判断设备的好与坏,其实这是一个很不科学的方法。识别率不仅和设备本身的问题有关,还和停车场的环境有关,环境对识别率影响有时可能会**过设备本身的因素,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车牌识别停车场不仅要配高清的车牌识别相机,还要根据现场状况安装一些补光设备来增加其识别效果。
其次,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重要的特点是通行速度快,所以,和的停车场系统相比,道闸一定要选用快速智能道闸,而快速道闸会对道闸的机芯要求更高,其稳定性要更强。
识别原理
识别流程
自动识别是一项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牌照号码、牌照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监测车辆是否进入视野)、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号码的处理机(如计算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定位算法、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某些车牌识别系统还具有通过视频图像判断是否有车的功能称之为视频车辆检测。一个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车牌识别等几部分(如图1所示)。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车牌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牌照位置,再将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组成牌照号码输出。
车辆检测
车辆检测可以采用埋地线圈检测、红外检测、检测技术、视频检测等多种方式。采用视频检测可以避免破坏路面、不必附加外部检测设备、不需矫正触发位置、节省开支,而且更适合式、便携式应用的要求。
系统进行视频车辆检测,需要具备很高的处理速度并采用的算法,在基本不丢帧的情况下实现图像采集、处理。若处理速度慢,则导致丢帧,使系统无法检测到行驶速度较快的车辆,同时也难以保证在有利于识别的位置开始识别处理,影响系统识别率。因此,将视频车辆检测与牌照自动识别相结合具备一定的技术难度。
号码识别
为了进行车牌识别,需要以下几个基本的步骤:
1、 牌照定位,定位图片中的牌照位置;
2、牌照字符分割,把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
3、牌照字符识别,把分割好的字符进行识别,终组成牌照号码。
道闸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接线时一定要按接线图操作。接好线后先测试地感是否正常,地感红灯闪烁时用一铁板放于线圈上方,红灯长亮时拿走铁板,道闸自动下落则产品正常。
2.地感线圈布线时,将地切一10CM深,2X0.8M的方形巢,四个角切成45度斜角,将地感线圈(1平方毫米)一圈圈放入,共放6-8层,线圈每层之间一定要压紧,线圈内不要有接头。地感线圈输出端双绞至道闸,且距离尽量短,接好后用干水泥将巢封住。注:地感线圈截面积为0.5-1.5平方毫米的高温铜导线,线截面积的大小对感应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3.感应线圈绕好通电后线圈会产生低频振荡。当有金属进入线圈时,磁力线受影响磁场减弱被磁电感应器拾取,产生相应动作。感应线圈的感应强度与线圈的匝数和线圈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线圈匝数太多输入感抗大,造成开路;匝数太少输入感抗小,造成短路。这两种情况会使磁电感应器的工作指示灯快速闪动。一般的匝数是4-6圈。
4.道闸调试时将其”上”与”地”短接,闸杆自动上起,则道闸正常。
5.连线用8芯屏蔽线按图纸接,布线时小心不要将线弄破。
6.控制器电源为直流12V电压,读卡器电源为14V电压,注意不要弄错。
7.地感线圈装在道闸下方,道闸到读卡机距离为3-5米。